培养哈佛和清华都在提倡的“全球胜任力”,教师应该做什么?

2023-09-19
阅读 709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对知识的这句论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将其奉为圭臬,笃信着知识的力量,读书、成长,甚至以此为准绳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句话的后半句才是培根想强调的重点——“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时随地都能从互联网上获取问题答案的当下,单纯地掌握知识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学习的重点逐渐由“汲取”转向“构建”,知识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资源,绝非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去引导并评判学生的能力?

2021年年底,IB领域大咖郭晓晖博士做客Eurus线上分享会,在讲述教师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时,他重点提到了一个概念——全球胜任力(点此回顾)。那么,究竟什么是全球胜任力?


0什么是全球胜任力?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不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孤岛,仅局限于本国视角的教育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新生世代全球视野与能力的培养,并从政策层面付诸行动。

德国提出《2030趋势概略》、加拿大出台《学习2030》、新加坡制定《21世纪胜任力和学业成就框架》、瑞典设立全球公民项目、日本公布《第三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2017年12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美国哈佛大学正式发布PISA 2018“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评估框架,对全球胜任力给出官方定义:

全球胜任力是指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的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简单来说,全球胜任力就是一种更好地胜任全球范围内多种职务,适应全球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或素养。以此为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其能力发挥范围应不仅限于某个国家,而应实现“放之四海而皆准”。


1.png


在中国,清华大学率先展现出了对全球胜任力的极大关注和重视。2017年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大学全球战略》,首次提出将“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并在2018年4月成立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致力于从认知、个人、人际三大领域培养学生世界文化与全球议题、语言、开放与尊重、沟通与协作、自觉与自信、道德与责任六大核心素养。


2.png

3.png


02 为什么要培养全球胜任力?

为什么培养全球胜任力如此重要?仅仅是因为我们正处于扁平化的全球经济下,世界各国是同一个地球上的命运共同体吗?今天,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更细致的讨论:

1 亟待打破的“回声室效应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淘宝上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加入购物车,之后的几天内都能在淘宝首页上看到类似的商品推荐;在抖音上给喜欢的舞蹈视频点了一个赞,相似的视频接连不断地出现在首页上;在微博上关注了几位教育行业大咖,转发了几篇行业相关论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仿佛全世界的人都踏入了教育领域,各类教育信息层出不穷......

研究者将这种由网络带来的便捷性与封闭性共存的现象称为“回音室效应”:在网络空间内,人们经常接触相对同质化的人群和信息,听到相似的评论,倾向于将其当作真相和真理,不知不觉中窄化自己的眼界和理解,走向故步自封甚至偏执极化。


4.jpg


网络在扩大世界的同时,也蒙住了人们的眼睛,思想还未成熟、尚未真正见过更广阔天地的学生更容易陷入“身边即世界”的误区,误以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唯一且正确。

“全世界的学校都承担着一项根本责任:教会学生面对差异性和复杂性。”只有当学生正视世界的多样,他们才能在包容差异的基础上,理解并欣赏他人的观点,想象并创造出更繁复的画卷,丰富自我、人生与世界,继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可被替代的人工智能时代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去形容未来,“人工智能”势必会是很多人的首选。

早在2017年,美国《纽约客》就用一幅荒诞又现实的漫画引发了广泛讨论,画面中各类型号的机器人昂首挺胸地走在马路上,有的手里还牵着机器狗,坐在地上的人类衣衫褴褛,身边的狗和主人一样面带冷漠,似乎对“人类向机器人乞讨”这一事实见怪不怪。


5.jpg


2017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表示:“到2055年,约有60%的工作活动将被自动化。”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AlphaGo、亚马逊无人机配送计划、一秒钟做出上百份海报的“设计师”——人工智能已经浸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学生必须具备不可替代的能力和资本。

疫情时代下的变化常态化

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在疫情时代下尤为如此。

2020年初开始的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教学与工作活动转为线上,突如其来的“全新起跑线”让学生的“学习力”和“适应力”几乎化为等号,但只有具有全局意识和开放心态的人才,才能够在这场全球范围的议题中抢占先机,做出最适当的选择和行动。


6.jpg

疫情将持续到何时无人知晓,未来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甚至更严重的情况也无法断言,变化常态化的世界期待学生们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教师任重道远。


03 教师应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

Veronica Boix Mansilla和Anthony Jackson在其著作《全球胜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一书中认为,在进行全球胜任力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牢记四个长期存在的教学问题:

1. 什么话题最值得教学?

教师应选择具有本土与全球意义的引人入胜的话题,可从以下因素入手进行考量:

·学生的深度参与:一般来说,与学生自身生活相关的话题会被学生认为是“有意义”的,参与度也会更高,例如可以从学生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产地展开议题,探究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如何生产和流通;

·明确的本土与全球的联系:本土与全球的联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建立,例如地方现象的全球性解释(为什么中美贸易冲突时中国大豆价格会上涨);

·清晰的全球意义:话题可以在多个维度上被视为重要,如广度、独特性、及时性、后果、紧迫性等,例如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因其影响力涉及世界范围(广度)而被定义为重要;

·强大的学科和跨学科基础:“高质量的话题不是被用来记住事实的,而应该表明学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复杂性”,例如,探究“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各自的教义和内容”就远不如探究“三大宗教是如何被中国本土化影响的”,高质量的话题应涉及到不止一门学科的知识应用。


7.jpg


2. 学生从一个单元、一个项目、一次访问和一门课程中究竟能学到什么?

简单来说,这个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全球胜任力目标,高质量的全球胜任力目标应具有以下要素:

·捕捉一个或多个学科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制定学习目标:例如生物课上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碳循环在减缓全球变暖中的作用(生物→探索世界);

·明确地分享学习目标:教师应与学生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例如家长)共享学习目标,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8.jpg


3. 学生应该做什么才能进行有效学习?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新情况下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Veronica和Anthony认为,全球胜任力的表现是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新情况下运用一个或多个学科中的概念、方法和理念,例如调查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和影响,并据此绘制图表——整合一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来完成任务;

·将学生的本土经验与世界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有效学习,例如,绝大多数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然而一部完整的手机却未必是由某个国家独立生产而成,不同的零件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由此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世界分工和不同国家在世界工厂中的定位及作用。


9.jpg


4. 我们怎样知道他们是否取得了进步?

是否能恰当地地判断学生取得了进步,取决于我们所用的评估体系是否遵循了以下几点:

·聚焦于全球胜任力的评估: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会涉及到多个维度,例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这里需要教师将评估的重点聚焦在全球胜任力上——学生是否探讨了具有全球意义的话题、是否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差异等;

·评估持续进行: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很难在短期内展现出惊人的变化,教师需将目光放长远,并保证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估由始至终地持续性进行;

·评估可以由多个利益相关者实施:评估方式不应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其他学科的教师、家长、社区成员可以从更多角度给予反馈,基于此,学生能够获得考试与课堂之外更全面的真实性感受。


10.png


全球密切连接,世界瞬息万变,每位教育者都是率先直面挑战的学习者。“如何成为一名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教师”和“如何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几乎是同样长久的课题。

路漫漫而任重道远,身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谦虚与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真正与学生共同成长,在这场全球范围的“考试”中占得一席之地。